3.你生命中所有的残忍,多是由胆怯产生的-《自愈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围绕着很多的机会,包括爱的机会。可是我们经常像故事里的那个人一样,总是因为害怕而停止了脚步,结果机会就这样偷偷地溜走了。只有及时抓住机会的人,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;而在有准备的人眼中,抓住机会努力改变自己,更多的机会就会出现在眼前。

    机会是属于有勇气的人的,而我们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,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跟他人接触,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跟他人沟通情感,因为害怕失落的痛苦而不敢对别人付出承诺。

    能否把握机会,实在是决定人生能否成功、是否如意的关键。用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,我们的人生就会得到提升。机会不等人,千万不要让它从你指缝中溜走,否则你就会一事无成。

    恐惧让你与成功无缘

    如今,从市值上看,苹果电脑公司已经成为超级企业。一直以来,大家都只知道已故的乔布斯先生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,其实在30多年前,他是与两位朋友一起创业的,其中一名叫惠恩的搭档,被美国人称为“最没眼光的合伙人”。

    惠恩和乔布斯是街坊,两个人从小都爱玩电脑。后来,他们与另一个朋友合作,制造微型电脑出售。这是既赚钱又好玩的生意。所以三个人十分投入,并且成功地制造出了“苹果一号”电脑。在筹备过程中,他们用了很多钱。这三位青年来自中下阶层家庭,根本没有什么资本可言,于是大家四处借贷,请求朋友帮忙。三个人中,惠恩最为吝啬,只筹得了相当于三个人总筹款的十分之一。不过,乔布斯并没有说什么,仍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,惠恩也成为了小股东,拥有了苹果公司十分之一的股份。

    “苹果一号”首次推出便大受市场欢迎,共销售了近10万美元,扣除成本及欠债,他们赚了4.8万美元。在分利时,虽然按理惠恩只能分得4800美元,但在当时这已经是一笔丰厚的回报了。不过,惠恩并没有收取这笔红利,只是象征性地拿了500美元作为工资,甚至连那十分之一的股份也不要了,便急于退出苹果公司。

    当然,惠恩不会想到苹果电脑后来会发展成为超级企业。否则,即使惠恩当年什么也不做,继续持有那十分之一的股份,到现在他的身价也足以达到10亿美元了。

    那么,当年惠恩为什么会愿意放弃这一切呢?原来,他很担心乔布斯,因为对方太有野心,他怕乔布斯太急功近利,会使公司负上巨额债务,从而连累了自己。

    惠恩在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同时,也就宣告与成功及财富擦肩而过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,像惠恩一样总想着逃避的人并不在少数,当今社会,“怕事”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。面对责任,许多人都在“躲猫猫”。面对社会的压力,许多人被压弯了脊梁骨,这种行为从心理学上来看也是不正常的。许多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一致认为,适应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,能以“解决问题”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,而不是逃避问题,怨天尤人。

    从成功学的角度说,一个人如果不敢向高难度的生活挑战,就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。这样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得不到发挥,白白浪费掉。这时,不管你有多高的才华,工作上也很难有所突破,职场上遭遇挫折更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    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,等着挨打的心情是消极的,那种等待的过程与被打的结果都是令人沮丧的。一个人在心理状况最糟糕的状态下,不是走向崩溃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。有些人之所以有着不如意的遭遇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个人主观意识在起着决定性作用,他们选择了逃避。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、接纳自己,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,克服逃避心理,那么我们就能拥有更为完美的人生。

    战胜心里的魔鬼

    恐惧是来自内心的魔鬼,它会毒害你,扼杀你的信心、勇气,让你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、失败者。因此,你必须消灭它,这样你才能活得轻松快乐。

    困境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完了,那你就永远失去了站立的机会。

    两人结伴横穿沙漠,水喝完了,其中一个中暑病倒,不能行动。剩下的那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:“好吧,你在这里等着,我去寻找水源。”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:“枪里有五颗子弹,记住,三个小时后,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,枪声指引我;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,然后与你会合。”

    两人分手,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,一个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待。他看表,按时鸣枪。除了自己以外,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。他的恐惧加深,认为那同伴找水失败,中途渴死。不久,又觉得同伴找到水,弃他而去,不再回来。

    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,这人悲愤地思量:“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,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,等到这颗子弹用完之后,我还有什么依靠呢?我只有等死而已。而且,在一息尚存之际,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,那是多么痛苦,还不如……”于是,第五次鸣枪时,他用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。

    不久后,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,但找到的却是一具尸体。

    不可否认,每个人都曾有过畏惧,没有人从小到大从来都不曾畏惧过。但有些人走过了一个坎儿,翻过了一座山,终于学会了勇敢,有些人走过了一个坎儿,却难翻过一座山,因为他学会的是更畏惧,于是他面对的只有悲剧的上演。

    某大公司招聘职员,有一位刚毕业的应聘者面试后,等待录用通知时一直惴惴不安。等了好久,该公司的信函才寄到了他手里,然而打开后却是未被录用的通知。这个消息简直让他无法承受,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,觉得再试其他公司也会一败涂地,于是服药自尽。

    幸运的是,他并没有死,刚刚抢救过来,又收到该公司的一封致歉信和录用通知,原来电脑出了点差错,他是榜上有名的。这让他十分惊喜,急忙赶到公司报到。

    公司主管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却是:

    “你被辞退了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我明明拿着录用通知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可是我们刚刚得知你因为收到未被录用的通知而自杀的事,我们公司不需要连一点挫折打击都受不了的人,即使你再有能力,我们也不打算录用。因为公司今后可能会出现危机,我们需要员工能不畏艰难与公司共存亡,如果员工自己都无法克服畏惧心理,怎么能让公司也转危为安?”

    这位应聘者彻底失去了这份工作,原因何在呢?很显然,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,偶然受了点打击便轻视自己而畏缩不前,对未来不抱有希望,这是心理极度脆弱的表现。他没有想到自己失去工作,不是失在严格而苛刻的公司经理的考题上,也不是败给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,恰恰是自己的畏惧,挡住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发展道路。

    畏惧是人生成功的大敌,它会损耗你的精力,折磨你的身心,缩短你的寿命,让你失去信心,阻止你获得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,克服它你才能给自己赢得一次成功的机会,如果你不愿失败,就立即行动向畏惧挑战,人生的路很漫长,如果你一直都无法面对心底的这个魔鬼,到头来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