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七章 谋铁之策-《风起于晋室南渡》
第(1/3)页
秋意渐深,野熊谷在忙碌与期盼中迎来了新的转折。王栓带回的最终消息,既在胡汉意料之中,也让他略感遗憾——那支近四百人的南迁流民主体,在犹豫和内部争论后,最终选择了继续南下,前往他们认为更有希望的、传闻中东晋朝廷控制的区域。只有零星掉队或实在无力远行的人,留在了野熊谷。
尽管如此,谷内人口也已突破一百五十,达到了一个新的规模。管理压力倍增,但随之而来的劳动力红利也开始显现。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,工坊的规模扩大了一倍,新建的屋舍沿着溪流延伸,俨然一个颇具生机的山中聚落。
然而,铁,这个制约发展的核心瓶颈,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,时刻提醒着胡汉潜在的危机。无论是武装日益壮大的队伍,还是打造更高效的农具,乃至欧老师傅心心念念的尝试锻造更精良的铠甲,都离不开稳定且足量的铁料来源。那个占据铁矿荒村的流民团体,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硬攻的选项首先被胡汉排除。据王栓多次侦察回报,那个村子(当地人旧称铁匠坳)背靠矿脉,地势虽不如野熊谷险要,但也易守难攻。对方人数约在五六十,都是青壮,且据险而守多时,必然有所准备。强攻即便能胜,己方伤亡也难以承受,更会彻底断绝未来合作的可能。
“郎君,可否效仿对付赵胥之法,夜间突袭?”张凉提议。
胡汉摇头:“情况不同。赵胥骄纵,且我们知根知底。铁匠坳那边戒备森严,我们对其内部布局、头领性情所知有限,奇袭风险太大。”
“那……派人混进去?”杨茂想了想说道。
“时间太久,变数太多。”胡汉再次否定,“我们等不起。必须找到一个能快速见效,且能尽量减少冲突的办法。”
他沉思良久,目光再次投向地图,手指在代表铁匠坳和野熊谷的位置之间划动。“他们缺什么?”胡汉突然问道。
张凉和杨茂一愣。
“他们占据铁矿,但王栓回报,看到的只是些简陋的炉子,打造的也多是粗糙的农具和少量兵器。说明他们缺乏优秀的铁匠和高效的冶炼技术。”胡汉缓缓分析,“他们困守孤村,粮食来源定然紧张,主要靠采集、狩猎和可能的小规模种植,朝不保夕。他们……还缺乏安全感,否则不会如此紧张地挖掘壕沟,设立栅栏。”
他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:“我们有他们需要的东西——粮食,日益精进的制盐技术,还有……相对安稳的环境和逐渐显现的武力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有欧师傅这样的匠人,有不断改进的技艺。”
“郎君是想……和他们交易?”杨茂恍然大悟。
“不止是交易。”胡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“是展示实力,提供他们无法拒绝的选择。我们要让他们明白,与我们合作,远胜过与我们为敌,甚至胜过他们困守那个荒村。”
一个完整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清晰。
“张兄,挑选二十名最精干的队员,全部配备新弩和最好的武器,由你亲自带队。杨茂,准备三架我们最好的新犁,还有欧师傅近期打出的那几把堪称精良的短刃和箭镞。后勤组,准备十石粮食,和五斤我们提纯的最好的雪盐。”
胡汉的声音坚定起来:“明日,我们亲自去一趟铁匠坳。不是去攻打,而是去……拜访。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肌肉,也尝尝我们带来的蜜糖。”
“若他们不识抬举,动手呢?”张凉仍有顾虑。
第(1/3)页